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 关于我们
    实验室简介
    组织机构
    技术委员会
    规章制度
    现任领导
  • 科研队伍
  • 实验室动态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招生招聘
    学术交流
    通知公告
  • 研究成果
    产业化项目
    代表论文
    发明专利
    出版著作
    获奖成果
  • 科技服务
    科技情报
    动力锂电池综合研发平台
  • 大事记
  • 联系我们
实验室动态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招生招聘
学术交流
通知公告

联系方式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地址: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电话:0592-2180905
E-mail:pst@xmu.edu.cn
网站:pst.xmu.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祝贺实验室三位同学论文发表

祝贺杨阳、李冰和张义永三位同学的研究论文分别被JMCA、RSC Advances和MSB杂志接收。


Li3VO4是一种新型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压区间主要位于0.5~1.0V,可有效避免锂枝晶的产生。杨阳同学采用喷雾干燥技术一步法合成出介多孔空心球状的Li3VO4/C复合材料,该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电子电导和锂离子传递速率,具有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DOI:  10.1039/c6ta01996j



李冰同学在高纯氮气氛围下,氮元素借助等离子体技术被引入到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表面,提高了锂离子扩散的能力,改善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该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改善正极材料表面性质的有效手段。DOI: 10.1039/C6RA04922B


张义永同学两步合成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uxS/rGO纳米复合物,CuxS微球被rGO纳米片包裹具有协同效应,rGO纳米片提供一种2D导电网络,既可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又能防止多硫化合物的扩散,因此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DOI: information:  10.1016/j.mseb.2016.04.004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01/20 08:34:48  【打印此页】  【关闭】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5号楼 备ICP00000000